世界杯来了足球经济死了

2018 年俄罗斯世界杯刚踢完揭幕战,很多财经媒体就算起了 经济账 ,论述结构大体相同,出发点都是 世界杯是赛事经济里的顶级 IP,然后盘点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其中的中国品牌,最后普遍用市场研究公司 Zenith 的数据进行收尾:

中国企业在世界杯期间,仅广告支出就达到了 8.35 亿美元,约合 53.51 亿人民币,撑起了整个世界杯广告收入的 34%。

话题热度持续了整个夏天,海信、蒙牛、VIVO 们完成了从营销策略到市场前景的全面展望。等到世界杯结束,媒体平台 自身 也被纳入到 繁荣 的框架里:

微博在比赛期间新增用户超过 1300 万,推动 Q2 净收入上涨 68%;

各种数据堆砌,背后是 PR 们平铺直叙地向外界传递信息:投资足球赛道,是非常有 ROI 预期的选择方案,请对这段时间的高投入充满信心。

年初冬奥会结束之后,新浪体育在东京奥运会大调整的基础上再裁员三分之一。由于前年就已经和微博体育整合,留下的员工基本都被安排到了微博,从编辑转变为平台运营。

4 月,搜狐体育频道不再聘请外部通讯员、写手,内容更新任务全部交给了规模不到 5 个人的编辑部。

5 月,腾讯 PGC 业务大调整,圈里传出 足球组和篮球组全部被裁 的消息,消息后来被原腾讯足球主编落原在个人公众号上得到证实。如果再加上被 文创 整合的网易体育,意味着传统四大门户,在今年世界杯期间都不具备规模化的原生报道能力。

落原还特别描述了接到 架构调整通知 之后的场景,他直白地问人事 世界杯不需要我们吗?

作为参考,在抖音星图、快手聚星等短视频直投平台上,1000 元是价格可选区间的最小数字。

国内某头部互联网公司,为了让正在孵化的百科产品赶上世界杯周期以完成冷启动,今年下半年开始通过社招和猎头的方式,大量招聘百科评审、编辑,评审编辑们又以项目内包的方式,招了一大批兼职进行内容填补。

兼职们的收入按字数计算,参考标准是 50 元 / 千字,评审们按 JD 介绍能拿到 15k-25k*14 薪,但实际可能只能拿到区间的下限——很多职位被设置在天津、成都等二线城市,有部分猎头会在沟通时明确告知 惯例是现有工资 +20% 浮动 。

可以肯定地说,今年的 世界杯经济 已经是一个纯粹的 广告位生意 ,核心目标是满足品牌投放需求, 足球 扮演的就是一个导流的临时媒介。

更让人悲观的是,如果按照资本市场视角里的故事线进行梳理,足球赛道挣扎的局面没有办法甩锅给 疫情 ,更没有办法甩锅给 国足成绩不行 。

在 2014 年前后,能够锚定球迷群体的足球赛道,因为一头撞上了 VC 热捧 兴趣社区 垂直产品 的大趋势,曾经涌现出了相当多的明星创业者:

懂球帝在半年时间内连续完成了两轮融资,在产品团队不到 10 个人的情况下融资金额从数百万人民币跳到了数百万美元;

虎扑也用半年时间先后官宣 C 轮和 D 轮融资,甚至一度传出要通过 D 轮投资方贵人鸟完成 借壳上市 的消息,通稿里第一次出现了 搅动体育产业的独角兽 这个描述;

网易副总编辑颜强辞职创业肆客足球,2015 年底从线 万人民币的启动资金;

天下足球的编辑王涛离开央视后通过经纬完成了 Pre-A,两年后在浙江卫视拥有了自制综艺《绿茵继承者》;

国脚孙继海的 嗨球科技 在 2016 年拿到了腾讯投资,超前地主打足球短视频社区。

懂球帝的一位创始成员,向我简单地描述过当时的热情: 那轮融资就用了一个月,前后谈了 3 次……而且因为他们当时想投的就是移动端产品,很明确表示要关注新增、留存这些数据,这些属于前置的信息当面沟通前都给他们了。赛道认可,然后数据表现 OK,他们内部没啥分歧。面谈就变得很简单,基本过场。

一名懂球帝早期员工还记得 投资人催着公司花钱 : 当时总在办公室里听到老板说,投资人让他赶紧烧钱把数据做起来……然后懂球帝很快就有了自己的第一支 TVC 广告,投了 2015 年亚洲杯国足每场比赛直播前的倒一位置。我不知道具体转化效果怎么样,但那段时间老板好像总和技术负责人开盘,赌第二天的新增是多少。

王涛的足球综艺《绿茵继承者》闹出了 不尊重梅西事件 后,没有再和浙江卫视继续合作,一个项目亏掉了之前的所有收入,自己也在复盘时发现 发现 C 罗加上梅西都不如范冰冰一个人在国内的收视率和关注度 。

虎扑的日子看起来好过一点,2019 年拿到了字节战投的 Pre-IPO 轮,用 30% 的股权换来了 12.6 亿。但那时候虎扑已经孵化出了 得物(毒)。后者在 2019 年初完成了独立的 A 轮融资,DST Global 领投把整体估值做上了 10 亿美元。

投资人把这个小心思塞进了融资通稿的标题里,暗示预算要多投入到 线上业务 里,然后足球业务迎来了很多 经典时刻 ,包括且不限于:

暂停原有的原创激励补贴计划,改为用季包年包等签约买断的方式加价挖掘写手团队;

用 100 万欧元左右的费用邀请穆里尼奥、杰拉德等足球顶流入驻社区,换来主站活动贴 70 万浏览量、微博评论数 8000+ ——代入我有限的广告公司从业经历,很难想象运营团队会用什么样的文案定调结案报告。

2021 年欧洲杯的期间,王涛发布过一段争议很大的视频,叛逆地指出 版权大战 严重影响了足球赛事传播。

大意是过去赛事经济的火爆往往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相配合,就像 90 年代是传统媒体广播与新兴媒体电视,新世纪初是传统媒体电视与新兴的门户网站,后来又变成了电视与微博——版权大战打断了这种协作,看起来丰富的传播媒介没办法完全参与进来,看比赛失去了公域流量,培养新球迷变成了一件难事。

应景 的是,就在那几天,虎扑传出了再次上市失败以及裁员 40% 的消息。

这间接或直接促成了乐视 88 亿拿下 300 项赛事 版权,苏宁体育敢于在收入将将破亿的前提下,背起超过 20 亿的版权成本等 神操作 。

这里提到的苏宁体育,在 2016 年底还曾经领投了懂球帝的 C 轮融资,披露的交易金额达到了 4 个亿。

这笔钱后来成了一笔糊涂账,据说苏宁暴雷之后要求撤资,但正赶上懂球帝面临路线之争——是要继续烧钱奔向国内最大的足球媒体社区,还是成为足球界的 微博 ——双方都正处于 抗风险 的承压过程中,以至于互相拉扯至今。

如果不试图还原整个 扯皮 过程,时间线上的另一个新闻可以作为参考,2018 年 7 月,一个叫做 每日区块链 的币圈自媒体推文,直指懂球帝通过发 空气币 来缓解亏损压力。

这个选择看起来颇有生命力,目前有很多创业者按照这条路线在孵化 类足球赛道 产品,一个在长沙的从业者向我介绍了他们的团队构成,据说他们已经融到了天使轮,投资方来自深圳:

目前日活就 1000 左右,但我们团队已经有 30 多个人,大部分都是技术和营销。我们老板也是营销出身,足彩相关嘛,你懂的。

做事情要顺着市场发展的节奏做。天盛、新英、乐视、百事通、PPTV(苏宁)、虎扑、懂球帝,努力往前冲的都很伤。

仔细想想这种毫无回报的赛道状态,也确实不能完全归咎于创业者的浮躁、投资者的功利,能够接连与内容平台、垂直社区、兴趣电商、短视频、网页游戏,甚至卡牌、NFT 等最性感的创业词条发生关系,归根结底更适合说明 中国足球 是一个意涵复杂的事物:绝大部分消费者停留在 阅读 这个浅层需求,供给侧却是实打实需要完整链条的实体产业。

更何况 直男 支撑不起一个强流量导向的商业模型,这早就是创投圈的一个共识。具体到球迷,对应着的标签就是长运营周期 + 小众 + 购买力低。

但无论如何,一个大的事实已经没法改变:对于资本市场来说,足球赛道在疫情之前就已经被宣判死刑了。早期能够得到红杉、险峰、真格的青睐,无非就是在 算法推荐 技术流行起来之前,赶上 移动互联网投资热 罢了。

日前,广东潮州饶平县一男子驾驶特斯拉Model Y准备停车时,车辆突然失控高速狂奔2公里,接连撞上两辆摩托车和两辆自行车,造成2死3伤的严重交通事故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